7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了四平战役纪念馆,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
四平战役纪念馆初建于1958年,时称“四平市展览馆”。此后多次易名,于1987年定名为“四平战役纪念馆”,现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精神文明单位、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我能感受到总书记对这段历史非常了解。”纪念馆讲解员袁源对总书记来访时的情景历历在目,“他看得非常仔细。”
吉林省四平市位于东北平原中部,是东北地区的交通枢纽、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四战四平是东北解放战争中一段重要的战事。1946年3月至1948年3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民主联军与国民党军队先后四次激战于四平。最终,东北民主联军以牺牲近2万人的代价取得了四平之战的最后胜利,留下了一段撼人心魄的历史记忆。
“在参观至烈士照片纪念墙时,总书记停下脚步,认真观摩,神色肃然。”袁源回忆道。
“这是我从事这份事业30年来感到最兴奋的一天!”四平战役纪念馆战史研究室主任张宇明说,纪念馆内的陈设、展板、图片无不倾注着她和同事们的心血,“我们希望尽可能地还原那段慷慨悲壮的历史。”
总书记的到来让张宇明深受鼓舞,她说:“历史告诉我们,新中国来之不易,我们要珍爱这段历史,把研究成果转化为陈列展览,让更多人感受这段历史所蕴含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2019年,四平战役纪念馆共接待观众35.15万余人次,其中未成年观众3.8万余人次,免费讲解2800余场。近年来,四平战役纪念馆还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进军营、进乡村、进社区”系列展览、宣讲活动,通过一幅幅历史图片和现场讲解,让大家重温四战四平这段红色历史,传承革命精神。
四平战役纪念馆馆长李秀峰心绪难平,他表示,四平战役这段历史既是军史,也是党史,今后一定会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带领全馆职工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发挥好纪念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功能和作用。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四平战役纪念馆外的四平市英雄广场上,一排标语格外醒目:“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文字:李家鼎 摄影:鞠鹏、王晔、燕雁)